青海:首次连续11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时间:2023-05-16

  据青海省鼠疫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的介绍,近年来,青海省在鼠疫防控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在周边省份连续发生人间鼠疫疫情、省内部分地区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及三年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取得了建国以来首次连续11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的重大成绩。

  青海省鼠疫菌是以旱獭为主要宿主,藏系绵羊等20种动物和12种媒介昆虫可自然感染并传播鼠疫,是全国甚至全球鼠疫的高发地区,自然疫源地面积大,染疫动物种类多,鼠疫菌毒力强、传染快、病死率高。据统计,青海省自1958年开展鼠疫防控工作至今,除19个年份未发生人间鼠疫外,其余年份均有人间鼠疫的发生,共发生193起、发病468人、死亡240人,死亡率高达51.28%,平均每年发生3起。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青海局部地区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呈现日趋活跃态势,动物间鼠疫发生、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

  青海省卫健委副主任祝增红说,青海省目前已建立了西部八省区、五省八州、环湖七县等不同层次的鼠疫联防机制,建立了一整套鼠疫防控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在预防鼠疫的发生和远距离传播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全省各地将全面加强鼠疫疫情监测、强化落实旱獭禁猎措施、加强鼠疫交通检疫、强化应急处置、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持续深入开展鼠防宣教、巩固加强鼠疫联防联控。积极协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林业草原、公安、铁路、民航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发动和依靠群众与社区力量积极参与,筑牢鼠疫防控的铜墙铁壁。


上一篇:央行: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
下一篇:全部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