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职+医院”融合 护航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时间:2023-05-24

  5月19日上午,南宁市卫生学校相思湖校区实训楼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2023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观摩交流研讨系列活动之一的《校企融合培养,筑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生命线》专题汇报在这里举行。南宁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郑丹丹表示,希望通过该课题研究引起全社会重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是人民健康的保障。”郑丹丹说,在专题汇报中她从课题的背景、设计、实施和成果分享四个方面进行归类和阐述。她说,自己1990年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3年,直到2013年来到南宁市卫生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临床护理工作经历让她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安全问题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悟。“实习护理专业学生因为年龄小、工作资历浅、工作经验缺乏、技能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等时面对较大风险。”郑丹丹说,她和科研团队都认为,医学类院校非常有必要开设一门课程对在校的医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教育;医院必须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培训,构建完善的职业卫生防护体系。

  2017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和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达成共识,建立由骨干教师团队和临床专家团队组成的校院融合课题科研团队研究职业卫生防护。最终,由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主抓立项的课题《基于整体的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体系的构建》获202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推广奖二等奖;由南宁市卫生学校立项的课题《护生职业卫生防护认知现状及干预研究》获2022年南宁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供医生使用显微外科手术椅已在市二医院手术室投入使用。“断指再植术需要医生精神高度集中在显微镜前工作5个小时以上,对医生的腰椎、体力是一大考验。”手术室护士长李若琳介绍,显微外科手术椅包括椅子主体、护腰垫和下巴托垫三个部分,可以有效减轻手术中医生腰椎承受的压力和腰背部肌肉劳损。显微外科手术椅是该医院保障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一个缩影,也是医院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临床使用的具体体现。

  南宁市卫生学校课题组构建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的课程体系和“一体两翼”(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主体,学校和医院两个平台共同育人)的职业防护教育平台,受众学生由护理专业辐射至与医学相关的所有专业,并在广西区内3所卫生类学校及区内外18家医院进行了成果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全国首个联动采购方案或推进大医院走“专、精”路线
下一篇:医疗资源“沉”下去 就医体验“提”上来——宁德市医院发挥“传帮带”作用 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