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人死亡!孟加拉国登革热疫情严重创历史之最

时间:2023-12-06

  孟加拉国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上午,今年以来孟加拉国全国登革热疫情死亡病例已达1628例,远超有记录以来全年死亡281例的纪录。有分析认为,地球变暖和气候异常是登革热肆虐的原因。今年孟加拉国的降雨量明显增加,导致蚊子滋生,是加剧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有专家表示,目前登革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国家都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这些国家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今年43岁的哈桑和他的家人一直住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今年以来,当地登革热疫情持续肆虐,哈桑6岁半的儿子在确诊感染后不幸夭折。哈桑回忆说,由于附近的医院确诊患者太多,床位严重短缺,他的孩子虽然被及时送医,但由于人手不足没能及时得到救治,最终酿成悲剧。

  孟加拉国达卡市居民哈桑介绍:“登革热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在我的记忆中,2000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孟加拉国就暴发了登革热疫情。”

  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孟加拉国登革热疫情的严重程度创下历史之最,目前的死亡人数已经远高于去年的纪录:281人。

  在孟加拉国,登革热通常以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为中心流行,但今年却蔓延至全国。据悉,在逃往该国的缅甸穆斯林族群罗兴亚人难民营中,登革热也在传播,医护人员和病床已长时间短缺。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孟加拉国今年1月1日至10月1日共有20.62万人感染登革热,死亡人数是2022年的4倍,达到1006人。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据悉,18%的感染者和11%的死者是15岁以下儿童。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在孟加拉国,登革热多发于7至9月的雨季,而今年却从4月下旬就开始流行。孟加拉国夏季极大的降雨量导致了洪水泛滥,为蚊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医疗资源不足以及超高的人口密度都导致登革热疫情进一步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今年孟加拉国间歇性降雨量相比往年明显增加。洪涝灾害不断以及空气潮湿等因素导致蚊子大量滋生,而蚊子又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媒介。在病毒长时间、大范围传播的过程中,孟加拉国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感染者数量急剧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近年来登革热已成为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的感染性疾病,每年感染病例数可达1亿至4亿例。虽然超过80%的登革热病例仅为轻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登革热仍可能致命。

  孟加拉国贾汉吉尔纳加尔大学昆虫学家卡比鲁尔表示,目前登革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国家都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这些国家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包括日本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发现了登革热感染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年报告的感染病例为420万例,增至2000年的8倍。

  当地时间12月1日,玻利维亚卫生部发布消息称,该国拉巴斯省的登革热阳性病例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受干旱重创的拉巴斯省北部地区,过去两个月有148人确诊登革热。

  有玻利维亚流行病专家表示,此轮发生登革热疫情是气候变化和长期干旱的结果。由于降雨稀少,很多人不得不把储水池塘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天气干旱,这些池塘已经成为伊蚊繁殖的温床。

  在大范围受到热浪袭击的东南亚,泰国的登革热感染人数在今年1月至11月上旬达到约12.7万人,是上年同期的3.4倍。马来西亚的感染人数也达到10万人,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越南,仅首都河内的感染人数就超过2.85万人,是上年同期的大约2.7倍,令人担心医疗资源吃紧。

  当地时间10月28日,苏丹卫生部发布报告称,自今年7月以来,该国已有122人死于霍乱和登革热,其中49人死于登革热,73人死于霍乱。死亡病例大部分位于东部加达里夫州以及首都所在的喀土穆州。

  除死亡病例外,苏丹全国当前记录的登革热感染病例达3316例,霍乱病例达1059例。

  近日,一项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联合研究,揭示了不同降雨形态对我国登革热发生风险的不同影响。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登革热的传播和扩散不断加速,已经演变为具有较大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降雨可为蚊子提供滋生地,是影响登革热传播最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而我国降雨的分布形态较为复杂,不同地区可季节性地呈现“连绵细雨”,也会突发“倾盆暴雨”。

  该研究选取我国登革热主要流行的12个城市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200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所有登革热病例,以及气温、降雨、湿度等气象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降水量和降雨集中度对登革热风险的联合效应。研究发现,在相同降水量级上,越分散的降雨越有可能增加登革热的发生风险,而集中程度较高的降雨则会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导致登革热发病风险最高的周降雨量区间为100~150毫米,降雨集中度区间为0.2~0.4。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登革热的传播与流行具有季节规律,雨季的分散性降雨可能会为夏秋季登革热发病峰值的出现创造有利条件。从2005年至2020年,这种高风险的分散性降雨发生频次随时间推移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华南、西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所导致的登革热病例数也显著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11月2日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被低估。该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卫生健康保护,提升气候信息和服务。

  报告指出,在所有极端天气中,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最高,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国家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约6万人“超额死亡”。

  “今年几乎全球都经历了热浪。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大大增加了破纪录高温的可能性,在陆地和海洋引发更多极端高温,挑战更加严峻。”在线出席会议的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

  报告还指出,热浪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此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干旱等问题也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的风险以及多种对气候敏感的传染病的传播,如登革热和疟疾等病媒传播疾病以及由食物和水传播的疾病。

  世界气象组织从2019年起发布气候服务状况年度报告。今年的年度报告重点关注健康问题,强调需要定制和提升气候信息与服务,以支持卫生部门应对极端天气及其造成的空气污染、不断变化的疾病传染模式等问题。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宝宝的风险较高,另外,孕妇、老年人、肥胖者也容易中招。这些人群一旦开始有轻微症状出现,建议立即就诊。登革病毒分4种血清型,一般来说,第一次感染时,大多数人症状并不严重,康复后就会对该种血清型登革热产生免疫抗体。但如果之后再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则可能导致重症,严重的可引致休克、器官衰竭等。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及早发现和适当的治疗可将死亡人数控制在感染者总数的1%以下。

  如果去登革热流行区,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返回本地后,如果两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来源:央视财经、光明网、国家疾控局、新华社、中国气象报社、央视新闻、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不掉线位正副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财产曝光!赵少康存款最多、吴欣盈拥英国房产

  教育部: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

  华硕预告 CES 2024 新品:包括全新双屏笔记本,1 月 10 日发布

  美光发布 3500 OEM SSD:E25 主控 + 232 层 TLC 颗粒

  《中国高考报告(2024)》:如何理解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和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7点出发丨22亿元彩票大奖得主已现身兑奖!
下一篇:联影医疗12月06日被沪股通减持10886万股